红色基因 代代相传
丁建明
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,举国上下各级党组织都在以各种形式举办纪念活动,回顾党的奋斗历程,歌颂党的丰功伟绩。我作为抗战时期老党员的后代,怀念我的父亲,谨以此文,纪念父亲。
我的父亲霍产海, 1940年参加新四军外围组织农抗会,1944年8月8日参加中国共产党,与同时入党的其他三名同志组成中共漕溪支部。这是牛塘地区第一个党支部。在淹城区政府领导下进行"二五"减租、抗征杂税斗争,给武南县淹城区送情报,协助区大队开展除奸、肃特、反顽活动。有记载的有:火烧竹篱笆,破坏何留到丫河的公路,阻断日军运输线,镇压漕溪乡伪乡长王金堂、王道本。1945年10月抗战胜利,新四军北撤,反动势力日益猖狂,苏南大地一片白色悾怖,斗争环境恶劣。我父亲是新四军武南留守人员,后因地下党内出了叛徒,国民党大肆搜捕,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。上级决定,中共漕溪支部停止活动,分散隐蔽。我父亲逃到上海做裁缝,一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糸。1949年4月,常州解放,父亲回乡恢复组织关糸,任漕溪乡指导员,党支部书记。1954年任武进县肃反五人领导小组成员,组织开展镇压反革命分子运动。1956年任鸣鳳区水利同业会会长,1962年任武进县水利局抗旱排涝机动队队长,1968年文革时靠边站、遭批斗,1972年恢复工作,任水利局横山采矿厂厂长,1975年任孟城武进第一水泥厂厂长、书记,1978年离休,后又应聘牛塘工业公司、牛塘市场管理委员会顾问,1984年农历八月十六日患脑溢血去世。父亲平易近人,善于协调地方关系,能吃苦,信念坚定,为党的事业,勤勤恳恳,奋斗终身。他留下的精神财富,值得后人敬仰和继承。
受父亲影响,叔叔霍产如是中共党员,娘姨、姨夫也是党员。我们这一辈,兄弟四个,三个是党员。兄长霍益明在漕溪当了三十余年村主任,我工作后在教师队伍中入党,小弟惠明在牛塘市场管理委员会入党。我们的下一代,我儿子和一个侄子是党员,有两个外甥是党员,都是单位的中坚力量。我们传承红色基因,不给父辈脸上抺黑,入党决不是躺在老革命爸爸功劳薄上吃老本。我们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,久经考验,踏实苦干,以优异成绩跨入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行列。我们深深懂得,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,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霍家今天的幸福生活,党的恩情比海深,我们一心一意跟党走。
我入党也是经历过考验的。1971年高中毕业后在大队当民兵营长、水利工程员时提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,党支部把我当重点对象培养,刚刚条件成熟,却离开大队去读师范。在师范我又向党组递交了第二份入党申请书,党委政审时说我父亲是走资派,有叛徒嫌疑,还是516分子,只能搁置。参加工作后,在湖新湖中当教师,我第三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。直到我父亲平反,恢复工作,我的入党问题才得以解决。我整整听了十五年的党课,这就是信念的力量。1990年,牛塘初中教学质量处于低谷期,为加强力量,我调回母校工作,曾经的辉煌要从头开始。迎难而上是党员本色。我埋头苦干,以身作则带动人,真诚热情感动人,悉心指导培养人,和全体老师团结奋斗,牛中教学质量稳步上升,1995年步入武进64所初中先进行列。1993年提拔我当副校长,1998年评为中学高级教师,2008年退二线,2014年光荣退休。退休后在镇关工委当了五年副主任,继续为培养祖国下一代作贡献。现在我担任牛中退教支会长、镇退教党支部书记、镇门球协会会长、门球队长、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信息组长,热心公益事业,服务老年朋友,宣传老年体育,推动全民健身,让余热再发光,为圆梦中华,继续前行。
父亲为我作标率,我要把红色基因,代代相传,直至永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