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登录
网站首页 乐天信息 协会介绍 新闻动态 基层活动 创乡之窗 人物风采 健身养生 乐天文艺 武进会刊 公开信息 小视频 喜迎卄大
欢迎光临武进区老年人体育协会
栏目列表
热门文章
武进区第六届运动会老年人… 04-09
2025年冮苏省老年人体育节… 03-29
【赛事】常州市武进区举办… 03-19
武进老体协赴前黄雅韵艺术… 03-11
【会议】聚合力,共奋进,… 02-24
武进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召开… 01-22
2024年江苏省老年人体育节… 11-22
首页 >>人物风采>>文章内容
“夕阳”与书画同行
发布日期:2021年03月04日     点击次数: 2082      作者:      来源: 本站原创

“夕阳”与书画同行

记常州市老年书画协会前黄分会会员潘耕达

在老龄世界里,有人啍唱着“”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”的小调。流露出“阶前梧叶秋已深”的无奈与惆怅的消极情绪。然而已近耄耋之年的潘耕达老人却依然壮心不已,雄心勃勃,高唱“雄赳赳、气昂昂”的人生进行曲。他自撰一联昭告世人:丹青不知老将至,挥毫泼墨写人生。联语倾吐了“老牛自知夕阳短,不用扬鞭自奋蹄”的心声,也是他在书画生涯中感受四季轮回、岁月变化的真实写照。2021年新年伊始,在前黄文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“传文化·展新风”书画展里,展出了潘耕达老人精心创作的100多幅书画作品,其中,楷、隶、篆、草、行、毛体等书法作品90多幅,梅兰竹菊、牡丹、鱼虾等绘画作品60多幅。真是千姿百彩,琳琅满目,引人入胜。现场观展,如入兰室,令人陶醉。个人举办书画展,这在前黄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。常说十年磨一剑,这可是老人历经几十年岁月磨成的书画展啊!有的观众点赞书画展是“传承中华文化、繁荣国粹艺术的雅苑”;也有观众称赞这是“前黄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扇窗口”。潘耕达的老伴蒋秀英,今年77岁,是个知识女性,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句容农校。她的评价是“这些书画成果就该让大家欣赏才有价值”。在大学读美术的孙子潘新宇回家过寒假,为爷爷的书画展也给予褒奖:“为2021年这个多彩的春天涂抹一道新绿!”自己的书画作品受到大众亲人认可,这让老潘倍感晚年生活有滋有味,幸福快乐!

古人云,不是一番寒彻骨,哪得梅花放清香。潘耕达自小便对书画情有独钟,喜欢写写画画,今年79岁的他,耳不聋,眼不花,腰不弯,背不驮,身体硬朗,精神雄健。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,老潘自谓“集工农商学兵于一身”。他家住在前黄镇坊东村东沙西组,原本承包村组6亩多责任田。出村上路,首先要拐八个弯,他的人生、书画之路又何尝不是如此!老人至今记得清清楚楚:7岁进东沙小学读初小,继而去寨桥中心小学读高小,毕业后去了半耕半读的农业中学学习三年,17岁的他凭着一手好字的特长到寨桥供销社经商,21岁时响应祖国征召,报名参军,成了浙江省军区的一名防化兵,过了四年多,服役期满,退伍回乡,被告知原单位人员满额,怎么办?领导找他谈话,要求他做代课老师。“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”,于是,一介武夫的他毅然执掌教鞭,走上三尺讲台,先后在夏坊小学、杨家桥小学、灵台小学、成魁小学教书育人。后来因工作需要,又先后到多家企业做工。无论到哪个地方,也无论是哪个岗位,他都注意“开辟战场”用好自己的一技之长。他喜欢用笔书写,为群众服务,为经济建设服务,为社会文明服务。逢年过节写春联,建房造屋写喜联,墙头标语,店家招牌等等,潘耕达在各处留下的墨迹不可计数,也是天道酬勤,他的书艺日益长进。上世纪90年代,时任寨桥镇党委书记的钱南松了解到潘耕达热心文化工作的情况后,坚持“量才委用”安排他到当地文化站工作,直至退休。从那时至今,二十多个春秋过去了,老潘仍不忘党委政府的关爱。

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河。退休后,有了更为充裕的时间,用于钻研书画艺术,他积极参加镇里举办的书画培训班,参加武进区老年大学书法、绘画班的学习,他又热心参加市级,区级,镇级的书画展活动。屡有“斩获”。他的书法作品有的获一等奖,有的获二等奖,前前后后得到十多次嘉奖。俗话说,人逢喜事精神爽,许多亲眷朋友见到潘耕达,总夸他“比实际年龄看轻十多岁”。

前黄镇老年书画分会十多个会员,每月定期活动,经年不辍,82岁的原寨桥中学校长孙仲兴,古稀老人朱仕方、80多的退休教师陈元大等等,大家聚拢来“三句话不离本行”。他们就中国文字从甲骨文、金文、篆书、隶书一路说来,讲到三国时代书法家钟繇,东晋书法家王羲之,说到“钟王”楷书点横撇捺皆气度。说起楷书作品呈现遒健雄强,秀丽清婉的两种风格,聊起郑板桥、吴昌硕、齐白石等书画家的轶事,往往是唾沫星子飞濺,而这种“耳提面命”式的交流恰恰促进共同提高。有利于提升书画爱好者们的艺术素养。这些活动中,潘耕达是活跃分子也。他虛怀若谷,博采众长,从中吸取养分,“暗度陈仓”-为自己筹办书画展认认真真积累知识,做到“古为今用,他为我用”,何乐不为!

潘耕达老人家中的书画室门上,有他挥毫写就的隶书联;心平气和养其身,淡泊名利仁者寿。写字台上放着几十支书画笔。这些笔花钱都能买得到,不足为奇。老潘自制的“大手笔“”则让人啧啧称奇,别处也就鲜见了。笔杆是一根近3尺长的塑料棒,笔头用塑料瓶布头制成,老潘用这支笔蘸上清水,在自家院内的水泥场上练字,不一会,厚德载物,宁静致远等大字呈现在人们眼前。真是灵动自如,生龙活虎,既锻炼了身体,又节省了笔墨纸张的耗费,赞誉这是“两全其美”的“生态笔”,也是实至名归。老潘是个细心人,他留心日出月落。细心观察自然界的花鸟虫鱼,这样,他在画室里自然而然“意在笔先”“胸有成竹”。他以家乡灵台片区鱼虾为主题的画作颇得好评;“鱼虾灵动活泼,栩栩如生,神韵充盈,笔笔传神”。

新时代春光无限好,愿更多热爱书画的老人以潘耕达为榜样,歌颂真善美,挥洒手中彩笔,描绘美好人生,“夕阳”与书画同行!

(姜明   谈兆兴)



附件:
    关闭窗口
    打印文档
    友情链接
    Copyright:武进区老年人体育协会.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苏ICP备14017559号
    技术支持:武进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信息中心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