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3岁牛塘老人的养生之道:近20年都在做这些事~
改革开放四十年,我们家庭飞跃变。增加人口有几倍,房屋低旧变高楼,已是孙辈住城市,都有轿车去上班……
上月,一篇题为《我家的变化》的文章刊登在《武进日报》“银潮”版面,署名是牛塘镇一社区王瑞祥。
当记者将文章见报的消息告诉作者时,这位93岁高龄的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:“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!”数月前,王瑞祥辗转得知区委老干部局和武进日报社联合举办“回顾40年展望新时代”主题征文比赛。于是,他花了几天时间,写下文稿,嘱托自己73岁的儿子送到牛塘镇政府,希望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帮忙转交给报社。“我每天都看《武进日报》,一直盼着自己写的文章哪一天也能够发在报纸上。”王瑞祥不单投稿,更是《武进日报》的资深报迷。
他的家位于牛塘镇一社区庄桥村,门口摆满了王瑞祥自己种植的花草,绿意葱茏。迈入大门,只见客厅四周的墙上张贴着各式各样的字画,八仙桌上规整地放着笔墨纸张和成沓的报纸。
虽然已经93岁高龄,但老人身体硬朗,走起路来腰背挺直,只是耳朵已听不清,所以记者与他的交流,都需要他女儿做“翻译”。王瑞祥平日里最喜欢看报、练字,订阅《武进日报》已经近20年,看得比较多的是“银潮”、“健康”等版面。读到喜欢的或是认为有用的文章、词句,他会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,或者抄录在白纸上,一方面留作日后赏读,另一方面也当作练字。这样的手抄报家里有好几摞,都被王瑞祥用夹子夹好,挂在了墙上。
女儿王亚琴告诉记者,父亲和母亲两人住在一起,儿女七人每天轮流过来探望,每年会定期为他清理看过的报纸和写过的纸张,“以前整个客厅都摆满了报纸和他写的东西,还不准我们扔。最近几年不和我们犟了,大部分都被清理掉,只剩下近两三年写的东西。”
王瑞祥还喜欢写打油诗,最近刚创作了一首,题为《每天开心过》:“我已九十三,倒像三十九。走路不费劲,胜似老小伙。还要坐马势,可以一分多。坚持常锻炼,每天开心过。”他说,看报、写字、养花都能让人静下心来,这也是他的养生之道,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
(文源:今日武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