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人物撑起大舞台
记阳湖墨韵(丁酉)重阳书画展
由武进区文广新局、湖塘镇政府主办,武进阳湖书画研究会、淹城博物馆承办的“阳湖墨韵(丁酉)重阳书画展于10月28日至11月6日在淹城博物馆开展。书法大师史光新、戚散花、叶鹏飞等5件书法作品同时展出,其余80余幅书画作品,墨香四溢,五彩缤纷,字画荟萃,目不暇接。笔者觉得, 画展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。
一、鲜明的新时代特征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。邵效忠的油画《稍息》《伴》,捕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瞬间,歌颂了环卫工人成年累月不辞辛苦,为城市文明贡献力量的优秀品质,反映了新时代老人健康幸福美满生活。两幅画作接地气,贴近生活,为观众喜闻乐见。周叙春的《百寿图》高悬展厅中央,一百个寿字,字字写法异样,既祝福老人健康长寿,也歌颂祖国国泰民安。其采百家之长,兼收并蓄,并进行再创作的精神,难能可贵。
二、精湛的艺术魅力 漫步展馆,翰墨生辉,气若幽雅,丹青传神,真草篆书,各擅其美。施菊兴、莫桂兴的草书,潇洒飘逸,笔锋犀利,活力四射;王挺大的隶书,炉火纯青,遒劲秀丽;周叙春的草书、行书,放松无羁,柔刚兼备,“不徒东南之美,实为海内之秀”。老干部徐克兴的《清泉出山涧》,高耸的山峦,明亮的圆月,挺拔的苍松,清澈的泉水,大有“松间明月照,清泉石上流”诗意,使人心旷神怡;郎德兴的油画《山在云中走》,群山叠叠,一望无垠;刘小岚的国画《山高路远》,道路崎岖,荆棘丛生,流水潺潺,“山街古寺穿云入,树荫流泉倚石听”,美不胜收;吴惠江的《喜事多多》、肖慧的《紫气迎吉祥》等花鸟画,集中呈现出“一年春色尽在其中”……满堂的精气神,令人陶醉,满园的艺术之花,尽享其美。
三、锲而不舍的创作精神 研究会是书画艺术爱好者的民间群众性组织,有十几年历史。现有会员32人,平均年龄70多岁,既有退休工人、教师、公务员,也有农民。他们不是书画艺术的行家里手,也不是名师大家,成果的取得主要来自于每个会员的勤奋学习,对书画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勇于实践的创作精神。朱文和会长的国画《高瞻远瞩》,雄鹰伫立高高的山岗,傲视苍穹,展翅欲飞,寄托了作者老骥伏枥、志存高远的意愿。为了创作国画《秋露》,蔡连璋多次到淹城动物园观察老虎的雄风形态,翻阅老虎的图片,画面中的老虎栩栩如生、威风凛凛。许锡康的小楷《前(后)赤壁赋》,几百字书写了三天,一丝不苟,秀丽端庄,赏心悦目。各位作者就是以这种“不求急功,但求王道”的创作品格,成就了今天的书画艺术展览,凝结了全体同志的智慧和汗水,“小人物撑起了大舞台”!
“苍龙暮日还行雨,老树春深更着花”。衷心祝愿老年朋友不忘初心,继续前行,用手中的笔,圆美丽的梦,绘灿烂的人生。
俞锁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