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一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,今年63岁,是一名健身爱好者。成为一名群众体育健身骨干纯属偶然。回想起来,在1995年那一年,在7个月之间我先后动了两次手术,为了增强体质,我开始参与体育健身,一段时间之后,我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。从此,我不仅自己参与体育健身,还成为义务宣传员,向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宣传健身锻炼,并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健身活动。
前几年,我们横林镇成立了社会体育指导站,大家推选我担任了指导站的副站长。作为指导站的一员,这些年,我先后参加了各级指导员培训,作为服务在一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,我深感责任重大,我和我的团队经常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做好指导员这项工作。对此,我有以下几点体会:
一、抓好站务管理,服务健身朋友
我在指导站任副站长,负责指导站具体事务。我凡事主动与站长沟通,工作保持一致,根据上级的精神与本镇实际情况来开展各项工作。我经常组织指导站成员及健身骨干商讨具体工作,同时加强与各村、社区和各健身点负责人及指导员的联络,了解基层情况,使指导站日常工作符合基层群众的需要。
二、加强培训交流,提高指导水平
我们横林镇共有166名指导员,其中国家级指导员6名。对于他们每一个人,我们指导站都了解、熟悉,做到心中有数,哪个村、哪个健身点有哪几名指导员负责,指导站都有安排。每年还安排工作积极、责任心强的指导员参加各级各类健身培训、指导员晋级培训。同时,我经常自费联系聘请上海等地的舞蹈健身老师来横林镇授课指导,极大地提高了指导员骨干队伍的技能水平,拓宽了服务群众科学健身的范围。
三、拓展指导项目,积极开展活动
随着横林镇经济的发展,全镇各村、社区都建造了健身广场,体育活动阵地不断扩大,为此,我们时刻探索新颖有效的管理、指导和服务方式。具体做法有五项:一是组织指导员们加强对健身点场地器材的检查维护,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单位沟通,排除隐患,方便群众健身。二是牵头组织村与村、镇与镇之间的技术交流,同时还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和省市区的各类比赛和展示活动,开阔眼界,提高健身技能水平。横林镇指导员队伍在 2011年全国秧歌比赛中拿了两个一等奖。三是引进、编排、推广新式活动项目,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健身活动。四是注重群众体育特色团队的培养,在指导员们的精心指导和积极参与下,横林镇交谊舞队、秧歌队、健身球队、马灯队等都是拿得出手的体育团队。五是用新型的活动形式来吸引人。多年来,我们指导站连续策划举办了多次大型广场交谊舞展示,还连续几年举办“全民健身村村行”活动,通过展示来扩大影响,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,也通过互动形式把群众性的优秀节目送到最基层。
参与指导员工作,使我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活力,通过外出学习与交流,我开阔了眼界,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积极参与健身推广的朋友。为了与全国各地的同行更好地进行交流,我在60岁初学会了如何使用电脑,在网络上学习、交流舞蹈技能、健身心得。多年来,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健身和指导站事业,在经济、时间等方面付出了很多很多。我的家人看到我身体素质逐步提高、并且获得各项成绩都非常开心,对我的工作更是给予了无怨无悔地支持;我的指导员团队亲如一家,群策群力;各级体育部门对我们重视关心,省市区领导为一线指导员发放服装,购买保险;今年我和我镇另一位指导员还有幸被评为武进区“市民最喜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”,这些都更加温暖了我们的心,我也越干越有劲。今后,我将继续发挥余热,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,使更多的基层群众收获健康,收获快乐,收获幸福!